19

2015

-

08

中国乳业亟待创新转型

作者:


“三鹿奶粉”事件后,中国乳业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,国内大批小型乳企死亡,几个大企业垄断了奶源收购,国外乳业巨头也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。从 常理看,整治后,国内乳制品行业应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,但事实却并非如此,反而出现了奶价不涨反跌的情况。奶农苦不堪言,感叹“一斤奶的价格还不如 一瓶矿泉水的价格!”。

国内各地奶业市场的调查结果表明,奶利润下滑,关键原因在于奶成本居高不下,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,明显缺乏市场价格优势。

以河北省奶牛养殖大市石家庄为例,其当下的奶牛存栏量已达31万头以上。随着人工费和饲料价格的迅速上涨,养牛成本急速飙升。虽然近几年奶价始终稳定在每公斤3元左右,但是核算成本后的利润空间却是一压再压,直逼“水价”。

国外奶牛养殖成本确实比国内低。首先因为国外的饲养规模化程度比较高,单位成本低,一个家庭牧场一般两三个人便可以养牛200头~300头,甚至可养到400头,而我们一个家庭只能舍饲3头~5头牛;二是国外牧场的管理成本低,挤奶、除粪、喂料都采用机械化;三是国外拥有大片的天然草原,400 头牛的牧场面积600亩以上,饲料基本不用花钱,生产成本大大降低。

产奶量和奶牛疾病防治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。目前,我国奶牛平均单产是每年5吨左右,而国外的品种如以色列奶牛单产能达到10.5吨。而且国内奶 农大多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,缺乏专业知识,牛病难以控制。牛一旦生病,除了治疗成本外,至少10天都交不了奶。所有的这些都使得奶成本高高在上,造成奶农 的低收益。

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稳定转型期,中国乳业能否抓住历史机遇,创新发展,积极转型,是未来中国乳业能否改变行业格局,稳占国内市场,进军国际市场的关键。要想实现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,从长远看,要从创新和转型两方面入手,两手都要抓,两手都要硬。

一方面,深入研究,创新先进养殖技术、奶牛育种、规模化养殖等环节,完善乳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,确保乳业产品的卫生质量,让国产乳制品重新赢得消费者的认可,重塑民族知名品牌。

另一方面,积极转型,进一步加快乳制品行业的结构调整,鼓励充分竞争,引导企业通过兼并、重组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,提高市场集中度,培育出更多的龙头企业。通过政府引导、价格杠杆等方式,降低企业生产成本,提高中国乳业影响力和竞争力。

奶卖不过水,是尴尬,也是机遇。目前我国乳企自有奶源比例为30%左右,努力创新转型,实现“十二五”的目标超过50%,中国乳业还大有可为。

德正乳业

俄罗斯食品进口禁令逞威:芬兰最大乳品厂裁员

上周俄罗斯宣布针对欧美制裁的反击措施,包括一年内禁止从美国和欧盟进口果蔬、肉类、乳制品。面对重要农业贸易伙伴俄罗斯的进口限制,欧盟多个成员国 被迫寻求自保,或是向欧盟机构求助或是企业被迫裁员。同时,欧盟也要拉拢俄罗斯进口食品的主要替代源国家,结成统一战线。

2014-09-05

2014上半年深圳乳品进口量大幅增长八成

据海关统计,2014年上半年,经深圳口岸进口乳品3.2万吨,比去年同期(下同)增加81.6%;价值14.1亿元人民币,增长1.1倍;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4.5万元,上涨16.4%。

2014-09-26

全球乳品市场的重心在向中国转移

新西兰乳业巨头——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和印度区总裁魏柯文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。在采访中,他分享了在乳品行业25年的从业经历,并从专业视角 解读中国乳业这两年的迅速发展,以及在食品安全领域取得的进步。他说,整个乳品市场,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心,都在向中国转移。

2015-06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