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

2015

-

08

中国乳业亟待创新转型

作者:

“三鹿奶粉”事件后,中国乳业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,国内大批小型乳企死亡,几个大企业垄断了奶源收购,国外乳业巨头也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。从 常理看,整治后,国内乳制品行业应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,但事实却并非如此,反而出现了奶价不涨反跌的情况。奶农苦不堪言,感叹“一斤奶的价格还不如 一瓶矿泉水的价格!”。

“三鹿奶粉”事件后,中国乳业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,国内大批小型乳企死亡,几个大企业垄断了奶源收购,国外乳业巨头也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。从 常理看,整治后,国内乳制品行业应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,但事实却并非如此,反而出现了奶价不涨反跌的情况。奶农苦不堪言,感叹“一斤奶的价格还不如 一瓶矿泉水的价格!”。

国内各地奶业市场的调查结果表明,奶利润下滑,关键原因在于奶成本居高不下,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,明显缺乏市场价格优势。

以河北省奶牛养殖大市石家庄为例,其当下的奶牛存栏量已达31万头以上。随着人工费和饲料价格的迅速上涨,养牛成本急速飙升。虽然近几年奶价始终稳定在每公斤3元左右,但是核算成本后的利润空间却是一压再压,直逼“水价”。

国外奶牛养殖成本确实比国内低。首先因为国外的饲养规模化程度比较高,单位成本低,一个家庭牧场一般两三个人便可以养牛200头~300头,甚至可养到400头,而我们一个家庭只能舍饲3头~5头牛;二是国外牧场的管理成本低,挤奶、除粪、喂料都采用机械化;三是国外拥有大片的天然草原,400 头牛的牧场面积600亩以上,饲料基本不用花钱,生产成本大大降低。

产奶量和奶牛疾病防治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。目前,我国奶牛平均单产是每年5吨左右,而国外的品种如以色列奶牛单产能达到10.5吨。而且国内奶 农大多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,缺乏专业知识,牛病难以控制。牛一旦生病,除了治疗成本外,至少10天都交不了奶。所有的这些都使得奶成本高高在上,造成奶农 的低收益。

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稳定转型期,中国乳业能否抓住历史机遇,创新发展,积极转型,是未来中国乳业能否改变行业格局,稳占国内市场,进军国际市场的关键。要想实现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,从长远看,要从创新和转型两方面入手,两手都要抓,两手都要硬。

一方面,深入研究,创新先进养殖技术、奶牛育种、规模化养殖等环节,完善乳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,确保乳业产品的卫生质量,让国产乳制品重新赢得消费者的认可,重塑民族知名品牌。

另一方面,积极转型,进一步加快乳制品行业的结构调整,鼓励充分竞争,引导企业通过兼并、重组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,提高市场集中度,培育出更多的龙头企业。通过政府引导、价格杠杆等方式,降低企业生产成本,提高中国乳业影响力和竞争力。

奶卖不过水,是尴尬,也是机遇。目前我国乳企自有奶源比例为30%左右,努力创新转型,实现“十二五”的目标超过50%,中国乳业还大有可为。

德正乳业

牧场放牧稀奶油 VS 普通稀奶油做冰淇淋有啥不一样?

总结:牧场放牧奶牛产的稀奶油,因为脂肪酸更 “软”,做出来的冰淇淋更绵柔、更容易化、颜色偏黄,储存时也没普通冰淇淋那么容易变硬;这篇研究就是帮企业搞清楚这种稀奶油做冰淇淋的特点,方便开发新的 “牧场款” 冰淇淋。

2025-10-29

来自德氏乳杆菌的高活性 β- 半乳糖苷酶用于高效合成乳糖衍生低聚糖

这篇研究从酸奶常用的保加利亚乳杆菌中,挖到了一个 “超级酶” LDBUBgal,它能高效把牛奶中的乳糖变成对肠道好的 GOS(产量破纪录),还能联合其他酶做乳果糖,为食品和医药提供了低成本、安全的解决方案。

2025-10-23

从废料到营养:乳清(一种副产品)向低聚半乳糖生产原料的演变

这篇文章讲了一个 “变废为宝” 的故事 —— 把乳品 行业(比如做奶酪、酸奶时)产生的废料 “乳清”,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 “低聚半乳糖(GOS)”,还详细说了怎么转化、受哪些因素影响,以及转化后的 GOS 能用来做什么。

2025-10-15

浓缩脱脂乳中 β- 半乳糖苷酶水解乳糖及低聚半乳糖的形成

这篇文章其实就是研究 “怎么用一种叫 β- 半乳糖苷酶的“工具”,把浓缩脱脂乳里的乳糖变少,做成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喝的牛奶,还能顺便产生一种对肠道好的东西(叫低聚半乳糖,简称 GOS)”。

2025-10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