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
2025
-
10
从废料到营养:乳清(一种副产品)向低聚半乳糖生产原料的演变
作者:

这篇文章讲了一个 “变废为宝” 的故事 —— 把乳品 行业(比如做奶酪、酸奶时)产生的废料 “乳清”,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 “低聚半乳糖(GOS)”,还详细说了怎么转化、受哪些因素影响,以及转化后的 GOS 能用来做什么。

(图 1)展示了乳清以环境可持续的方式被利用的途径
先搞清楚两个关键东西:乳清和 GOS。乳清是做奶酪、酸奶、 paneer(一种印度软奶酪)时剩下的淡绿色透明液体,里面有乳糖、矿物质、少量蛋白质这些营养,但以前很多都直接当废水排了,不仅浪费,还因为污染物含量高(比如生物需氧量、化学需氧量超标)污染环境。而 GOS 是一种 “益生元”,简单说就是能促进肠道里好细菌生长、对健康有好处的物质,还能增加食物的甜味、改善口感,热量还低。
接下来核心就是 “怎么用乳清做 GOS”,文档里讲了三种主要方法:
第一种是 “酶解法”,也是现在最常用的。用一种叫 “β- 半乳糖苷酶” 的酶,让乳清里的乳糖发生反应生成 GOS。这种酶来源不一样,效果也不同 —— 比如从酵母(像乳糖克鲁维酵母)里来的酶,在乳糖浓度高的时候产 GOS 更多;从真菌(像米曲霉)里来的酶,在乳糖浓度低的时候更合适。而且酶的使用方式(比如固定起来反复用,还是直接用游离的)、反应温度(一般 35-55℃)、pH 值(甜乳清 pH 高些,酸乳清 pH 低些,得选适配的酶)都会影响产量。

(图 2)展示了低聚半乳糖(GOS)的 “转半乳糖基化” 生产机制,以及不同聚合度的 GOS 产物结构。
第二种是 “发酵法”,用乳酸菌这类微生物来发酵乳清。比如用做酸奶的菌种(保加利亚乳杆菌、嗜热链球菌),或者其他乳酸菌,让它们分解乳糖产生 GOS。不过这种方法产量差异大,有的菌种只能产一点点,有的比如特定的嗜热链球菌菌株,能产到 30% 左右的 GOS。
第三种是 “全细胞生物量法”,简单说就是用完整的微生物细胞来帮忙。有些微生物自身带的酶是 “绑” 在细胞上的,直接用这些细胞处理乳清,还能把细胞离心回收了反复用,节省成本。比如用一种叫 “双歧杆菌” 的细胞,处理乳清后 GOS 产量能到 37% 左右。
然后还讲了哪些因素会影响 GOS 的产量和质量:首先是乳清的类型 —— 甜乳清(做奶酪剩下的,pH5.9-6.4)更适合产短链的 GOS(比如含 2 个糖单元的);酸乳清(做希腊酸奶、 paneer 剩下的,pH4.6 左右)更容易产长链的 GOS(含 3-5 个糖单元的)。而且酸乳清里的钙、磷含量更高,甜乳清里的蛋白质稍多,这些成分也会间接影响反应。其次是乳糖浓度,乳糖越多,越容易生成 GOS,尤其是长链的 GOS。还有乳清里的矿物质,比如钙可能会抑制酶的活性,但钾、镁又能促进,所以是多种矿物质互相影响的结果。
最后说的是 GOS 的用处和未来方向:现在 GOS 已经能用在很多食品里了 —— 比如加在酸奶、面包、果汁里,改善口感和营养;因为它和母乳里的益生元成分像,还能加在婴儿配方奶粉里;甚至能当低热量甜味剂,替代一部分糖。不过目前用乳清做的 GOS 在食品里的应用还不算多,主要是成本、技术还有口味适配的问题。未来还想做得更好,比如开发更多乳清来源(比如用 paneer 剩下的乳清)、优化生产方法(让酶更高效、更便宜)、做出有特定功能的 GOS(比如针对老人肠道健康的),还要让生产过程更环保,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。

总的来说,这篇文档的核心就是:把乳品行业的 “废料乳清” 变成 “宝贝 GOS”,既解决了环保问题,又产出了有营养的功能成分,对食品行业和消费者都有好处。

2025-10-15
2025-10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