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
2017
-
05
我国乳业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
作者:


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青睐成就了我国乳业过去10年来的高速发展。然而近年来,我国乳业的发展受到资源紧张的制约加剧,同时还面临外国品牌抢夺市场的挑战,内忧外患直接威胁我国乳业安全,需引起高度关注。
一、乳业发展受资源制约明显加剧
资源紧张,是制约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,其中主要的表现是缺少优质奶牛、饲草料无法自给自足,致使原料奶成本攀升。
我国北方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奶源带,但由于我国牧场缺少优势种牛,奶业产量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,因此不得不大量从海外引进奶牛。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,2001年中国进口奶牛2800头,到2011年达到9.9万头。
不断增加的牛群给饲草料供给带来沉重压力。中国现有1300万头奶牛,一头奶牛每天要吃4至5公斤食物,本土饲草料难以自给自足,为此中国每年需要从美国等国家进口大量饲料。
以“饲草之王”苜蓿为例,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胜利研究测算,按照平均每年3%的增长速度预测,2020年中国奶牛头数将达1825.8万 头,这意味着苜蓿需求量将达到109.6万吨。海关数据则显示,中国2011年进口苜蓿27.6万吨,而自产苜蓿大约为30万吨。
奶牛和饲草料的大量进口导致我国原料奶成本攀升。以农业部3月份的定点监测结果为例,当月我国平均每公斤生鲜乳售价3元,成本就达到2.68元。据公平信 息,欧洲各牛奶主产国及美国、新西兰、澳大利亚等国的生鲜乳价格均低于我国平均水平。另一方面,我国生鲜乳价格虽高,但奶牛养殖者并没有获利太多。据农业 部3月份的盈利水平测算,一头年产5吨的奶牛,平均获得仅1500元左右。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奶农的饲养积极性,给原料奶的供给带来不稳定因素。
二、外企抢占市场带来的挑战
外国乳业却加紧布局中国。欧美国家乳业市场进入成熟期,乳品市场扩容缓慢,同时受金融危机、欧债危机等影响,乳品消费较为疲软,欧美乳品巨头急需寻找新的 收入与利润增长点。我国乳品消费起点低、基数小,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加上我国人口众多,乳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,对国家乳品巨头形成了强大吸引力。而 且,近几年,国产乳品频发质量事件,也为国外乳品布局中国创造了“乘虚而入”的机会。
目前,外国乳业巨头占据了婴幼儿奶粉市场一半以上份额,有迹象表明,国外奶粉品种正积极向三四线城市市场渗透,进一步挤占国内企业市场空间。他认为,奶粉 业务是国内乳品企业的重要赢利点,外企挤压对国内乳品企业盈利能力影响较大。而且外资品牌利用当前消费者对于我国乳业的不信任心理,多次集体涨价,进一步 加重了消费者负担。尤其是外资品种向三四线城市市场的渗透,本土品牌生存受到直接影响,一旦这种变相垄断行为向中低端阶层扩散,消费者将进一步丧失议价 权。
从长期来看,须警惕乳业产业链为外资企业掌控、全产业链利益受侵害的可能。
一旦掌控我国乳业产业链,将有可能威胁我国乳业安全。
三、制约奶业规模化发展的其它因素
下一页
下一页

2025-02-27
2025-03-01
2024-09-04
关注我们

手机官网

公众号

阿里巴巴

抖音号
dyq8d2109o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