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
2025
-
10
牧场放牧稀奶油 VS 普通稀奶油做冰淇淋有啥不一样?
作者:

这是一篇 “牧场放牧稀奶油 vs 普通稀奶油,做冰淇淋有啥不一样” 的研究报告 —— 核心就是看 “认证牧场里靠吃新鲜牧草长大的奶牛产的稀奶油”,和 “普通圈养奶牛产的稀奶油” 相比,做出来的冰淇淋在储存时,口感、融化速度、颜色这些物理特性会有什么差别。
一、先搞懂:两种稀奶油本身有啥不一样?
研究里主要对比了 “认证牧场放牧稀奶油(叫 Ni)” 和 “普通稀奶油(比如超市买的 Ci、Cb)”,最大差别在 “脂肪酸”—— 这是决定稀奶油 “软硬度”“熔点” 的关键:
- Ni 稀奶油(牧场放牧)
“让脂肪变硬的成分(饱和脂肪酸)” 少,“让脂肪变软、易融化的成分(不饱和脂肪酸、支链脂肪酸)” 多;
- 普通稀奶油(Ci/Cb)
正好相反,饱和脂肪酸多,不饱和的少。
这直接导致 Ni 稀奶油更 “软”:比如固体脂肪含量低(同样温度下,Ni 里凝固的脂肪更少)、熔点低(更容易化)、结晶时需要的能量少(不容易凝固成硬疙瘩)。简单说,Ni 稀奶油本身就比普通稀奶油 “娇气”,更怕热、更软。
二、做出来的冰淇淋预拌料(没冻的液体)有啥差别?
冰淇淋预拌料就是 “还没放进冰淇淋机冻的液体原料”,Ni 稀奶油做的预拌料和普通的比,有两个明显特点:
- 更稀、不稠
Ni 预拌料的 “粘度” 低 —— 比如倒的时候比普通预拌料流得快,不像普通的那么稠;
- 没那么 “弹”
用手搅的时候,Ni 预拌料没那么有弹性和粘性,普通预拌料会感觉更 “韧” 一点。
这都是因为 Ni 稀奶油的脂肪更 “软”,固体脂肪少,没法让预拌料变得又稠又弹。
三、冻成冰淇淋后,储存时会发生啥变化?
这是研究的重点 —— 冰淇淋做好后放冰箱(-18℃)储存 12 周,两种稀奶油做的冰淇淋差别很明显:
- 口感更软,更容易化
Ni 做的冰淇淋 “硬度更低”—— 咬起来没那么硬,更绵柔,尤其是放 1 个月后,软的感觉更明显;而且融化速度更快 —— 夏天拿出来,Ni 冰淇淋比普通的化得快,滴得也早。这是因为 Ni 的固体脂肪少,冰淇淋结构没那么结实,撑不住就容易软、容易化。
- 储存越久,都会变硬,但 Ni 变的少
不管哪种冰淇淋,放 12 周期间都会慢慢变硬,脂肪会聚集在一起(像小油滴粘成大疙瘩)。但 Ni 的冰淇淋变硬速度慢,脂肪聚集也少 —— 因为它本身固体脂肪少,聚集的 “原料” 就少。
- 颜色更黄、没那么白
Ni 冰淇淋没普通冰淇淋白(比如 L 值低),反而带点黄(b 值高)。因为牧场的新鲜牧草里有 “类胡萝卜素”(和胡萝卜的黄色成分类似),会跟着稀奶油进入冰淇淋,改变颜色。
四、这研究有啥用?
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喜欢 “牧场放牧” 的乳制品 —— 觉得这种方式更环保(草养比喂饲料低碳)、动物福利好(奶牛能吃草活动),愿意多花钱买。但之前没人研究这种稀奶油做冰淇淋的 “物理特性”(比如软硬度、融化速度),这篇研究就填了这个空白:告诉乳品企业:用牧场放牧稀奶油做冰淇淋,能做出 “更软、融化快、颜色偏黄” 的特色产品,既能满足消费者对 “牧场款” 的偏好,又能做出和普通冰淇淋不一样的口感,帮产品差异化(比如主打 “绵柔牧场冰淇淋”)。

上一页
上一页
2025-10-29
来自德氏乳杆菌的高活性 β- 半乳糖苷酶用于高效合成乳糖衍生低聚糖
2025-10-23
2025-10-15
2025-10-08
关注我们
手机官网
公众号
阿里巴巴
抖音号
dyq8d2109oar